健康成就更多可能专家答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答疑

血糖监测这些误区你全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9-03-14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483 次

血糖监测这些误区你全都知道吗?

 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我们亲切地称为“糖友”)的必修课之一,但不少糖友却在测血糖的时间选择上不断犯错。

  有的糖友只测空腹血糖;有的糖友最关注餐后血糖;还有的糖友凭着感觉行事,不舒服了才测……

  其实,每天测几次血糖,没有统一答案,因人、病情、治疗方式等而异。首先你要知道一天中适合血糖监测的7个最佳时间点以及不同情况的糖友有不同的监测注意事项——

  一天中监测血糖的7个最佳时间点

     早餐前的空腹血糖

   早餐后2小时(从第一口饭算起)

    午餐前

     午餐后2小时

  晚餐前

  晚餐后2小时

   晚上睡前(约1011点左右)

  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血糖监测时间点?

  1、对于血糖比较高的糖友,首先要关注餐前血糖的监测;对于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糖友,如老年人及血糖控制较好者,最好监测三餐前血糖以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目标:糖友餐前血糖值最好控制在4.47.0mmol/L,如果是病情比较严重的糖友,可以放宽至4.410.0mmol/L

  2、对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达标的糖友,则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调整饮食和用药等。

  目标: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为4.47.8mmol/L;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发生过心梗的糖友,血糖不宜过低,可放宽到4.410.0mmol/L

  3、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友,特别是注射中长效的胰岛素糖友,一定要监测睡前血糖。

  目标:睡前血糖如果低于5.6mmol/L,最好吃点东西再入睡,以免出现夜间低血糖。

  4 、对于血糖基本达标,但早餐前血糖较高的糖友,一定要排除夜间低血糖的可能性,这时候就要监测夜间3点钟的血糖。

  目标:夜间血糖,糖友最好要控制在4.47.0mmol/L,如果低于3.9 mmol/L则是低血糖,需立即吃些饼干等食物,第二天让医生帮你调整治疗方案。

  怎么样?是不是发现了,每个时间段测血糖作用都大不同。

  还有哪些血糖监测的误区要避免呢?

  运动后立刻测血糖?错!

  虽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血糖控制,但运动后立刻测血糖,数值的准确性就很难保证了。

  因为人运动时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刺激血糖升高。这个时候测血糖不仅不能反映真实的数值,反而容易造成糖友恐慌,觉得怎么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

  建议运动完休息半小时,待身体状态平复后,再测血糖才准确。

  餐后立刻测血糖?错!

  我们常听到的餐后血糖,可不是吃完饭后那刻的血糖,而是餐后2小时的血糖(从吃第一口开始算起)。

  一般餐后2小时是血糖的高峰,选择测这个时刻的血糖最有代表意义,它反应了进食量及降糖药的使用是否合适。过早或者过晚检测,就失去这个意义。

  可见,错误的时间测血糖,不仅浪费了试纸,更会耽误甚至误导病情!

  不同情况监测频率大不同

  测血糖不仅时间选择上有讲究,监测频率上也要因人而异。

  1、对于新诊断、血糖波动大、更换药物、调整药物剂量或病情较重的糖友,最好每天监测47次,必要时增加监测次数,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2、对于口服降糖药或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友,血糖控制达标后,即空腹血糖小于 7.0mmol/L,随机血糖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每周监测24次抽查下血糖情况即可。另外,若需复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以便医生就诊提供全面的数据。

  3、对于使用胰岛素的糖友,血糖监测频率需要适当增加,开始可以每天监测58(8次是在7次基础上,增加一个凌晨3点的血糖),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减少次数,每天24次。

  4、若出现以下情形时,也要增加监测次数:

  ①生病、手术、外出时等,平时规律的生活被打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应加强血糖检测。

  ②运动前后和饮酒以后,容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这些时候很有必要测血糖。

  ③驾车时发生低血糖非常危险,驱车前测血糖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最后温馨提醒各位糖友:要根据自身的病情,结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灵活选择每天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和频率哦!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微信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