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怎么养生?专家都不会告诉你的秘诀!
发布时间:2020-09-25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412 次
夏到秋,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肠胃疾患增多、“热伤风”等。
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因此,在秋季应注意养生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
以下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几个方面谈谈秋季养生应注意的问题。
1、秋季衣着要寒温适宜
初秋时节,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而随着气温的下降,适宜的冷空气刺激,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
2、秋季锻炼要保护阳气
这个季节一天内温差较大,夜间要适时增加衣被,防止秋季寒夜的伤及阳气。
秋天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循序渐进,当周身微汗既可,以使精气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对年轻人而言,爬山是不错的选择,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散步。
3、秋季进食以温润为宜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种蔬菜水果上市,应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如百合,山药,荸荠、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红枣、苹果、梨,柑橘等。
另外,莲藕、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及各种菇类,也很适合进食。既可润肺,又能调和脾胃。
4、预防抑郁要情绪乐观
中医认为,七情不畅,百病丛生,秋季也是人们抑郁焦虑多发季节,所谓 “多事之秋”就是指的这种情况,那么调解情绪,也是秋季保健的重要方面。
胸怀坦荡、处事泰然,开朗乐观的处事态度,对于预防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与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
5、预防秋季干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
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入秋养生三妙招
早搓手
早晨起床后,人体各器官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可采取搓手的方式,通过刺激手部经络穴位,让沉睡一夜的身体重新振奋起来。
1、搓手掌:手掌内侧有肺经,另一边是心经,中间是心包经。早起先搓手掌,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复苏。
2、搓合谷:合谷穴位于虎口下方,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早起气色不好,搓一搓合谷穴,面色立马红润起来。
3、搓手背:手背条更重要的经络,叫做三焦经。三焦经对应着我们的内分泌系统,每天搓搓手背,有效调理内分泌。
午晒背
从中医上讲,人腹为阴,背为阳。这是因为人体经脉当中,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而中午,则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午晒背,更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从西医的角度讲,晒太阳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帮助钙的吸收。
注意1.晒背要避开风口位置,晒后不要立即减衣,以免着凉;
注意2.晒背时,不妨摘下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这样补充阳气的效果更好。但是不要过久。
晚泡脚
经常手脚冰凉、痛经的人,坚持泡脚,可以驱寒祛湿、改善气血、缓解痛经。
家里有老人风湿骨痛、关节痛的,每天泡个脚,可以缓解关节炎、老寒腿、神经发麻的状况。
平时气虚、体寒的人,泡脚能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
因为泡脚能加快新陈代谢,所以坚持泡对身体有帮助。
注意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注意2.糖尿病患者、足部有伤口者,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泡脚。
文章来源:腾讯健康
- 上一篇:秋分过后,正值养肝好时节?
- 下一篇:秋季饮食应该注意哪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