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血压健康
发布时间:2022-08-01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450 次
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会更高,日常居家监测不能放松。
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一到夏季,血压就变低了,觉得自己的血压已经正常,不需要再去控制了,于是就自行减量甚至停止服用降压药物。
但其实这不过是夏天降压的“假象”,医生呼吁:千万不要被“忽悠”, “放纵”高血压的后果更可怕哦!
01、高血压夏季“变正常” 中风风险却猛增
夏季血压下降很容易使高血压患者放松警惕之心。由于夏天气温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出汗后水分和盐分丢失较多,血容量下降,血液对血管造成的压力也就相应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一般夏季夜间的血压反而会增高。
一项基于人群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动态血压随季节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夏季日间血压较冬季降低(日间收缩压下降2.4 mmHg)。但夜间收缩压、脉压均显著高于冬季,非杓型高血压和单纯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冬季。而且,无论年龄大小,高血压患者夏季夜间收缩压更高。
夏季夜间血压增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夏季多数人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二是一些患者擅自减量或者停用降压药,殊不知,这正犯了血压控制的“大忌”。间断性服用降压药物易引发血压明显波动,特别是夜间血压增高,会显著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此外,夏季室外温度较高,而室内因开空调温度较低。频繁出入室内外、冷热交替,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在一分钟内即可使血压剧烈波动20mmHg左右,这足可使高血压患者旧病复发,严重者还会造成脑血管意外。
02、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 血压监测莫放松
专家建议,夏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降中多变的特点,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千万不要放松对血压的居家监测。
目前,家庭自测血压是最简单有效的血压监测方法。对于新诊断或未达标的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监测7天,应该每天早晚两次测血压(早上吃药前,晚上睡觉前)。如果清晨血压正常,一般来说,血压控制得比较好。
对于长期服药且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每周定期测量1~2次即可。
如能不能自测血压,患者也应每3~5天去诊所或社区卫生中心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周。
如果发现昼夜血压峰谷差值较大或血压波动不规律,建议去医院进一步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血压波动的原因,并按医生意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03、降压才是硬道理 做到这4点让血压安稳度夏
一些患者想问,夏季自己的血压正常了,降压药要不要减量或者停药?对此,专家表示:降压才是硬道理,早达标早获益,长期达标长期获益。
如果血压未达标,无需调整方案,坚持规律服药。血压达标者,如无特殊情况,坚持服药,已达到长期获益的目的。如果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由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千万不要擅自减少或停用降压药物。
除此之外,夏季高血压人群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十分关键。相比正常人,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在这四方面注意:
1、空调温度别太低,27℃为宜
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然后走到室外,这样一冷一热,患者的血压就会很不稳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使用空调时,应将温度保持在27℃为宜,最好别低于25℃。
2、保障充足睡眠,最好午睡1小时
人体血压在一天之中本身就是有波动的,在夏季如果入睡较晚,则会导致夜间血压的升高,血压波动较大,加重了心脑血管的损害。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每天保障午睡1小时,以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
3、喝水有讲究,少量多次饮水
夏季出汗多,应多补充水分。但高血压患者喝水有讲究,不能一次大量饮水,以免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应养成随时喝水的好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高血压患者宜饮用白开水,也可通过多吃水果、蔬菜补充水分。
4、注意降温避暑,运动要适量
高血压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中暑,最好不要在烈日下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注意降温避暑,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等。高血压患者运动时间以傍晚为宜,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宜选择节奏较慢、强度较低的全身运动,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散步、游泳、广场舞等。
总之,人的血压会随着季节天气变化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夏天血压的下降不代表高血压痊愈了,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建议高血压患者坚持服用降压药,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也要调整生活方式,让血压平稳度夏。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