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压,多做这3件事
发布时间:2024-05-17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1858 次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
怎样才能防范高血压呢?
Part 1:怎样算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维持正常的血压可以保证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舒张压和收缩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和低压,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息息相关,血压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会对心脏产生危害,从而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因此,维持适宜的血压水平对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理想的血压值为收缩压/舒张压:120/80 mmHg。
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定义为:
1、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诊室收缩压(高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低压)≥ 90mmHg。
2、收缩压(高压)≥ 140mmHg 和舒张压(低压)< 90mmHg 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3、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Part 2:控制血压注意3点
得了高血压,除了日常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外,还需要在饮食上控制。
1、控制钠盐的摄入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钠盐的摄入有关,高盐摄入可产生明显的血压升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清淡饮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少于5克。
食用盐的控制的5个小妙招:
1)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2)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3)减少含盐量较高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4)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5)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2、控制好体重
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超重肥胖者由于体内脂肪过多,可能会增加心肌的负担,长此以往就会引发高血压。
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即使目前不处于超重肥胖的人也要关注自身的体重状态,学会计算体质指数(BMI),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超重肥胖状态,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体重。
体重控制的关键在于能量的平衡,保证能量的消耗大于能量的摄入。少吃高糖、高脂类食品,增加果蔬摄入量,主食减少精米、白面摄入量等。
3、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有的人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身体状况很好的人平时可能也不会注重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因此可能自身血压已经出现升高,但是却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血压升高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应该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的情况,从而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来控制血压。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
- 上一篇:自测脊椎是否健康参照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