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就更多可能医学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学新闻

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注意这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4-11-08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1351 次

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注意这些问题

  监测空腹血糖是很多“糖友”的日常功课。空腹血糖能够很好地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的能力,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从而有助于判断病情;


  同时也能够反映前天晚上的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清晨,从而有助于判断药物的远期疗效。


  但是,对于空腹血糖的确切概念、检测时需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如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许多病人甚至一些非专业医生也不是特别清楚。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


  01、空腹血糖的正确定义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早餐前测得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不管是早上7点还是10点半,只要没吃早餐测得的都叫空腹血糖,其实不然。


  空腹血糖的定义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通常是6:00~8:00)采血所测的血糖,间隔时间太短或者太长测得的结果都不准确。


  所以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也不是空腹血糖,属于餐前血糖。


  02、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空腹血糖反映了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


  还是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的依据,同时也是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重要依据。


  不同人群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要求也不同:


  新发的年轻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3.9~6.1mmol/L;


  普通糖友建议控制在4.4~7.0 mmol/L;


  孕妇空腹血糖要求小于5.1 mmol/L;


  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以及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空腹血糖不超过8.0mmol/L即可。


  03、测量空腹血糖,这几大误区不能踩


  只要没吃饭,测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


  通常我们认为一夜未进食,早餐前测的血糖叫做空腹血糖。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过夜禁食8-10小时后,并且于次日早晨8点前采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饿着肚子超过12小时的状态不能称为空腹,主要是由于空腹时间太久、体内各种激素变化而导致不能代表空腹状态。


  因此,如果上午10点、11点后即便是没有吃任何食物,所测得的血糖值也不能算空腹血糖。


  喝水就不算空腹了


  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空腹测血糖的患者,医生会告诉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至于几点以前抽血、空腹多长时间抽血、能不能喝水并没有特别强调。


  其实,喝适量白开水并不会干扰血糖检测的结果。


  要求的空腹一般指不摄入热量,比如不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但一定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先吃药再测血糖


  有的患者有早起服药的习惯,这种按时服药的习惯对患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前提是要测完空腹血糖,再吃药。


  如果将两者的顺序颠倒,变成先吃药再测空腹血糖,这样服的药物中如果有影响血糖的药品,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就不准了,可能会影响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


  检查前一天停用降糖药


  一些糖尿病患者查血糖之前会停用平时使用的降糖药,目的是为了看看血糖怎么样,这样做是不对的。


  诊断糖尿病以后,化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选择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行不行,用的药对不对、够不够,擅自停药非但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病情,反而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导致对用药情况做出误判。


  所以查血糖时,要按照平时用药的方法继续用药,了解用药情况下真正的血糖控制情况,这样才能根据真实的血糖数据看是否需要对现在的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调整。


  晨练后再测血糖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些患者平时有晨练的习惯,想要先锻炼再测血糖,认为这时的“空腹血糖”较正常。事实上,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因为起床后进行了较长时间强度较大的运动,测出的血糖反映的是运动后血糖水平,与实际的空腹血糖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如果想要一个准确的空腹血糖值,最好选择晨练前先测血糖。


  检查前一天故意少吃


  有些患者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检查结果,在检查前有意识地节食,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结果可能比较“理想”,但却不能代表日常状态下的真实血糖水平。


  实际上,想要空腹血糖值测量准确,检查前一天晚餐应和平常一样正常进餐,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此外,第二天早上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


  总而言之,空腹血糖的监测十分重要!它的准确与否,会影响医生是否考虑调整治疗方案,进而影响血糖控制。


  因此,想要得到一个准确的空腹血糖值,最好在前一天晚上10点后不要进食任何食物,早上一起床就测血糖。


  04、这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血糖检测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血糖仪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长时间没有校正、血糖试纸保存不当或过了有效期、采血不规范(如用力挤压手指等)等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血糖检测的准确性。


  采血时间不对


  空腹血糖检测的时间是有讲究的,要求禁食8~12小时,在清晨6:00~8:00采血。间隔时间过长(超过12小时)或太短(不足8小时)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有些人把空着肚子到午餐前抽的血也当成空腹血糖,这显然是不对的。


  抽血时间太晚会导致血糖值会因空腹时间过久而降低,当然也有少数患者血糖值可能偏高,后者多半是由于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所致,因此,无法反映患者空腹血糖的真实情况。


  间隔时间太短也不行,比如头一天晚餐吃得太晚或是半夜里加餐,致使空腹时间达不到规定的8小时以上,则有可能导致测得的结果偏高。


  进食不当


  有些糖友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空腹血糖结果,前一天晚上刻意吃的很少甚至干脆不吃晚餐,这样虽然可能会使空腹血糖结果偏低,但并非呈现的真实空腹血糖水平。


  还有些患者,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吃了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由于这类食物消化吸收较慢,其延迟升糖效应会导致次日所测空腹血糖值偏高。


  因此,为了准确反映患者日常真实的血糖水平,患者头天晚上既不要刻意少吃,也不要暴食暴饮,而应当像平常一样进餐,夜里不要加餐。如果口渴,允许少量喝水,但仅仅限于白开水,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精神紧张、睡眠不好


  紧张焦虑、精神压力过大、熬夜、失眠等应激因素会促使「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想要获得真实的空腹血糖值,一定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


  检测前过度运动


  有些糖友为了锻炼身体,步行几公里去医院测空腹血糖,这样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比平常偏低;还有的糖友测血糖前进行了剧烈的运动,此时测得的血糖结果可能反而比平常偏高。


  所以,测血糖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擅自变更用药方案


  药物是影响空腹血糖结果的重要因素。采血前一天,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和平常一样正常使用。如果临时改变降糖药物的用量,势必会影响次日的检查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平日的空腹血糖水平。


  05、如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1、隔夜禁食8~12小时于次日早晨抽血化验,间隔时间不得缩短或延长;


  2、前一天晚上应像平常一样正常进餐,不要故意少吃或暴饮暴食,夜间不得加餐;


  3、保持情绪稳定及良好睡眠;


  4、采血前不用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不吃早餐、不剧烈运动。


  总之,空腹血糖测量有严格的标准,须按照要求规范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具有参考意义的检测结果。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微信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