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不是越多越好!适宜的药物治疗要花对钱算对账!
发布时间:2018-07-19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447 次
日前,首届临床药物治疗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共同追求适宜的药物治疗”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余名医药工作专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无效的医疗是最昂贵的医疗
“无效的医疗是最昂贵的医疗。”北京大学医院药剂科教授在大会发言时说介绍,有效、安全、经济的药物治疗,应成为临床合理用药的支撑。
治疗疾病,牵扯到社会、病人、医院、保险四方面的投入,而在天平另一端的“产出”方面,以往医生却总是更关注临床产出,即临床指标、治愈率等,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
北京某医院副院长教授认为,让病人有效生存延长多少时间,需要多花多少钱,看的是人文尺度下的生活质量,而不止是临床治愈率。
对于医生来说,评价药物不仅要看临床治疗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需要从药物经济学来进行考量,这才能让患者和国家花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卫生保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药物精准治疗避免用药失当
精准医学,是一种综合评价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差异后,采取的疾病防治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在大会发表了《精准医学:从药物基因组开始》的主题演讲。
校长认为,精准医学的核心是精准用药,即药物基因组问题,根据患者基因的差别对药物从适用性、禁忌症和用药剂量上做相应调整。我国用药失当现象严重,不良反应频发,每年发生用药失当约250万例,造成死亡20万例左右。
比如,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药物精准治疗知识库,仅有卡马西平在说明书中进行了用药警示性标注。而美国已率先开展精准医学研究和实践,国际上也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药物精准治疗知识库。截至今年5月17日,共纳入266种药物其中美国236个,欧盟88个,日本52个,加拿大104个,含非靶向药物211个,靶向药55个。教授表示,亟需尽快建立基于中国人群的药物知识库。
用药物经济学考量治疗效用
北京某医院教授在大会演讲中介绍,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慢性病,发病后分为致残和非致残两类。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先得非致残性的脑血管病,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三个月就会没有后遗症地重回健康;但如果没有,10%~20%的患者会在一年复发,甚至会变成致残性的脑血管病。
为减少脑血管病的致残性,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早期缺血性轻微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使其三个月卒中复发率降低32%,但相应的花费也增加了,以此来换取三成多复发率的降低,这样是否值得?
在研究中,教授团队建了经济模型,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以考量患者治疗后会拥有怎样健康状况的“成本效用分析”来评估用药。这项名为CHANCE治疗方案的研究五年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引起全球关注;今年年初,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将CHANCE研究成果作为一条新增推荐写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
研究结合当年国内人均GDP等情况得出结论,这项用药投入很值!如果氯吡格雷价格下降,使用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其实是节约成本的。这不仅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更有利于为药物定价与医保报销等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