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症状和防治
发布时间:2021-10-29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738 次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部分冠心病患者平时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往往没能引起高度重视,或者即使有心前不适、乏力、大汗等症状,由于对冠心病认知的不足,也没引起应有的合理应对和处置,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了解冠心病早期症状知识,尽早发现,尽早就医,及时科学治疗对冠心病防治有很大益处。
1、早期症状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胸疼。
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心前区疼痛,多感心绞痛或压榨痛。
疼痛从胸骨左边或者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甚至影响到小指和无名指。
胸痛还可放射到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后可以缓解。
除此之外,冠心病的症状还表现为容易劳累或者精神紧张。
噪声、饱餐、寒冷时出现胸痛、心悸。
睡眠枕头过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
熟睡平卧时常感到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身处人多的公共场所时,易发生缺氧、心悸和胸闷等状况,时常发生脉搏不齐或者过缓等情况。
2、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因素 40岁以上的中老年是患病的主要人群,近几年冠心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我国男女患病比例约为2∶1,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
血压、血脂、血糖因素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血脂异常者,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高,而HDL下降,易患本病。
糖尿病人是非糖尿病者患病的2倍。
3、防治方法
科学合理调节日常生活习惯,做好预防。
合理饮食起居,避免熬夜,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油腻、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
保持身心愉快,忌情绪剧烈波动,不可暴怒、惊恐、过思、过喜,可适当散步、慢跑、养花、读书,怡情养性,调节情志。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要限酒,不喝浓茶,少喝咖啡。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过度劳累,饱餐后不宜运动,还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血管。
在科学防治的基础上,冠心病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